狄俄尼索斯和庄周

Miscellaneous Apr 7, 2021
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卢梭《社会契约论》

处世的态度大抵有两种,及时行乐和克己复礼。

行乐的态度也大抵有两种,满足欲望和无欲无求。

佛教徒在修炼中灭掉了欲望,基督徒在祷告中探到了天国。

狄俄尼索斯(Dionysus)沉浸在酒后的狂欢,庄子逍遥的游于物外。

01

我们可以选择游于世外。

庄周宁愿做一只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也不愿做一匹受人束缚的千里马。欲和无欲,自由和不自由,似乎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万物没有了分别,我们便在这混沌中通向了自由之路。

但当我们有了要守护之人,要追求的理想之时,我们便不可避免的处在了斗争之间。无论是与自我还是与环境。

自我让渡的权利让社会得以运转,人却变成了社会中的一颗齿轮,被拖拽着前行。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个体湮没在背景中,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有人问我们为了什么,我们回答到:为了生活。

过来人勉励我们未来可期,只要勤奋努力定能造就奇迹。我们望着这张画好的饼,却失去了对彼岸的期待和对此岸的留意。

但我们却不甘心,对现状不甘心。冲突由此产生,渺小的我们孤注一掷,放手一搏。

冲突或许是痛苦的,但却是不可或缺的。一次次冲突的产生和解决,是社会发展的原力。也给每个人带来内心的冲击,却又夹杂着些许安慰。

人生本是荒谬的,毫无意义可言。然而每一次冲突,都是人对自己荒谬人生的无言抗争。每一次冲突,都是人对自己被放逐的现状的不满。

在冲突中,我们仿佛撬开了那不自由的枷锁。但我们对后果一无所知,亦好亦坏。

02

克己复礼,延迟满足,是我们经常说的两句话。

我们被告知要用克己来恢复礼仪,也被告知只有忍耐才能获得满足。诚然,克己和忍耐不无道理。

但当克己遇到复礼之时,我们努力得来的结果便变得千篇一律。复礼变成了维护稳定的工具,我们在礼教的威胁下克制着自己,逐渐失去了抗争的动力。我们被无数谚语恐吓着,失去了另辟蹊径的信心,和其他人一起走向了那所谓的坦途,却在赶路中错过了无数风景和捷径。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敢闯敢做,纵使承担风险,却也义无反顾。

03

只要欲望存在,人终归是囿于客观条件限制的。但人并不是没有超越这些条件的能力。那便是思想,创造力和对美的渴望。

在创造的过程中,思想迸发着活力,野马脱缰,信手拈来。

在审美的过程中,思想与客体共情,置身世外,和谐安宁。

我们为冲突所累,但也在这一次次抗争中取得慰藉。抗争是一种创造,抗争也是一种审美。与命运抗争之时,生命的活力被激发出来,与命运抗争之时,我们因希望而获得慰藉。与命运抗争之时,我们也会物我两忘,怡然自得。

Tags

Great!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