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陳果老師

Miscellaneous Jul 6, 2020

大概是去年的時候,在 YouTube 上刷到陳果老師講課的錄像,發現了一些耳目一新的觀點,也得到了些許慰藉。

印象中是這條影片,现在,YouTube 也充斥着各种营销号剪辑出来的片段

許是機緣巧合,朋友送給我一本《好的孤獨》。雖說標題充滿了心靈雞湯的感覺,封面設計也是標準的暢銷書風格,但讀畢,我願意相信這不是她的本意。

出於習慣,搜索了一下他人對陳果老師的評價[1],卻是毀譽參半。有人說她的內容空泛,沒有價值;更有人說她主張無用之用,卻大肆撈錢;還有人引用鄧曉芒教授對於丹的評價來諷刺她。

我無意也沒有能力從學術的角度為陳果老師辯護,只是感到十足的諷刺和無奈。互聯網一如既往的充滿著戾氣,充滿著不經查證就來的衝动。

作为非哲学专业人士,我無法评判她的学术水平,但畢竟,這本書不是哲學著作,而是一本心得體會。毋庸置疑的是,她的書引发了我的思考和共鳴。即便不完全同意她書中的觀點。

很有趣的是,对她的负面评价也是两极化的。有些哲学专业人士认为她学艺不精,认为当代人盲目跟风,心浮气躁,精神匮乏。也有人认为她做作,在装屄。对于前一种评论,我无法反驳,只当是世外高人,是我应该追求的目标。但后一种评论,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都被人認為在装屄的人,我卻不能接受。如此評論別人的人,自己的生活又是多麼匱乏[2]

我承認,她的身份充滿著喙頭。堪稱割韭菜之利器。但「能指」並不代表著「所指」。根據某抖音數據分析平台的數據[3],我發現了成百上千的打著陳果老師的旗號去發視頻,成立知識付費群的賬號。我想這不是,也不會是她的本意。

有些人覺得她內容空洞,廢話連篇。但耳熟能詳的大道理,往往却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值得去挖掘。提出一个观点很容易,但去论述,去整理成一篇文章,甚至著成一本書,卻是有些难度的。讀書,更多的是读一种共鸣,是進行一場交流,是對自己現有觀點的重新審視。

回歸哲學這個詞。philosophyphilo-sophia 組成,合為「愛智慧」[4]。而女性也是哲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女性因為生活體驗的不同,更能從不同的視角中發現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也是值得每個人去借鑑的。

沒必要高捧,更沒必要貶低。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她,大概是最好的。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177703 ↩︎

  2. 裝屄不等於瞎裝屄,後者確實不應該宣揚。但如何區分,倒是蠻主觀的。 ↩︎

  3. https://www.chanmama.com/awemeRank?category=&keyword=陈果&time=24h&digg=&duration=&gender_type=-1&age_type=&goods_relatived=0&fans_hottest=0 ↩︎

  4. https://www.etymonline.com/word/philosophy ↩︎

Tags

Great! 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